对于他们的判断,叶子书是认可的,维持适中的建筑产业规模,有利于维持健康的产业形态,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可能会持续到2000年。
到时候,国内还会有大量的道路建设,例如地铁、高速磁悬浮、高速公路建设等等,能够帮助消化一部分产能。
只是这次上缴的资金规模有点庞大,一共有29.82万亿元,除了给小当家餐饮集团投资1000亿元之外,手里还有29.72万亿元剩余。
如此庞大的资金,总不可能放在手里面,需要花出去,本来他准备一股脑给万城基业,现在看来,他们能否消化得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没想到花钱又成了他的烦恼,不是他想要赚这么多钱,而是旗下企业太会赚钱了,很多企业做的就是垄断的生意,想不赚钱都难。
本来有这么多的资金,正好可以投入到超高速磁悬浮交通网络建设上来,毕竟只是相当耗费资金的。
如果每年建设1万公里,就需要投入4万亿元,他手里的这些钱,足够投资,奈何有关部门对此非常谨慎。
一是在没有看到试验线建成,对于他们技术的可靠性还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估,毕竟一旦决定就意味着全国一盘棋,中途就不好更改了。
超级磁悬浮交通网络和现在的铁路网络兼容性不高,如果进行改造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必须慎之又慎。
二是对是否将铁路建设交给私人企业来做,还没有一个定论,虽然从芜湖到合肥这条线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建造,并不表示全国的线路都交给民营企业承包。
在没有定论之前,想要大规模建设很难,如果有政府单位投资,如何保证盈利也是一个问题,毕竟他们的资金来自银行,是需要还利息的。
想到这些问题,叶子书也有点头疼,以万城基业的能力,估计最多只能消化20万亿元的资金,经过内部放大效应,这笔资金可以扩增到30万亿元以上。
除了继续用于他们的城市化建设,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其他业务的发展,例如他们计划中的产业联盟以及他们自己的服务业务。
剩下的9万多亿元,如何花就成了问题,他不可能拿到这些钱去投资海外,外海投资由潮汐投资公司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从国内拿钱到国外投资。
说实话,国外的资产还真没有多少吸引力,至少对他而言是如此,按照普通商人的想法,自然是钱越多越好。
但是按照他的想法,只要保证他生活开销以及研究所需,剩下的钱并没有多么重要,目前他想的就是发展国内,至于发展国外,他不想操那个心。
在超高速磁悬浮交通网络建设还没有定论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必要为此预留资金,必须要尽快为这些钱找到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