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化小说网>都市小说>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展现
    然而回归到戏剧本质一事来看戏剧的定义内涵,首先要注意到的是,戏剧固为一种综合性艺术,许多艺术条件对于戏剧本身可能拥有增加戏剧效果或审美趣味的功能,但却不一定是绝对必须的条件。

    因此我们从这些式样各异的戏剧归纳出其中的共同特质,那就是一个标准的成熟戏剧型态应是以演员扮演角色为中心,以一定故事长度为过程,以行动为叙事方式,向观众表情达意的表演艺术。

    故戏剧既是一种表演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叙事艺术,叙事功能一事在各类戏剧中皆占有一定的重要性。

    亦有学者提出,中国戏曲某种层面说来可谓是一种「剧诗」,无论是语言样式或音乐样式与诗皆拥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诗歌重视言志抒情的风格自然也会影响反映在戏曲创作中,同时其故事性受主体性—曲体表现方式影响,也格外重视能否充分表现作者情志一事。

    然而戏曲与诗在抒情特质上固然是相通的,其仍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和表现形式。

    诗是诗人透过直抒的方式来传递心中情志,戏曲则有赖演员为其代言,在舞台上通过情节的具体呈现来传达剧作家所欲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情感抒发的主要目的之外,戏曲最终仍旧必须强调情节的叙事性。

    中国戏剧的渊源甚早,从上古时代巫觋以歌舞娱神的宗教仪式逐渐转换演变到成熟戏剧样式的出现,这之间还经过了相当漫长的一段过渡期。

    然而这些可以称为是初级戏剧雏形的各种表演型态,正是因为它们拥有着构成戏剧的最基本特质。

    例如汉代百戏如《东海黄公》演示黄公制虎不成反为其所杀的一个故事,完整的故事情节与演员扮演两项元素达到了戏剧最基本的要求。

    唐代《教坊记》记述「踏谣娘」的演出情况乃藉由男子着妇人装,利用唱和与舞步传达出苏妇为夫凌虐的慨叹心声,其夫至之后则「作殴斗之状」,这一段性质上属于歌舞小戏的戏剧其中亦蕴含一段情节在内。

    从这些初始的中国戏剧雏形我们便已经可以看见戏剧共同基本的元素除了角色、扮演之外,便是故事情节一事。

    这些尚未成熟的古老戏剧雏形所表现出来的戏剧情节固然相当简要甚或略显单薄,然其因为拥有「搬演一段故事情节」这样的特质而足以被认定是中国戏曲的雏形;故事性的确立亦正是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成熟的首要标志。

    而且我们还可以从整体戏剧结构看见情节的重要性。

    因为情节一事固是成熟戏剧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情节」在一出戏剧中究竟担任着何等重要性的位置,不同时代的各国戏剧家们又从各种不同的切入视角延伸出不同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除了是西方最早为戏剧情结下一明确定义者,并且视情节为一出戏剧中最重要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