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化小说网>都市小说>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一百三十四章 穿插节奏
    当然,更多的剧作家往往就只是从过往剧本中择出精彩片段照科搬或是仅作些许更动,形成了无新趣的弊病。

    于是在这样情况之下,去窠臼与求新奇的说法在当时剧坛甚受重视,凌蒙初本身亦有「不贵剽袭而贵冶剏,不贵熟烂而贵新生」之说。

    然而曲家若未能发挥才能智慧妥善构思出既新奇又合情理的剧情,各种荒诞令人难以信服的情节纷纷出现在剧本上,这便是凌蒙初极力诟病批评之处。

    因此就戏曲故事情节之安排,其以为合情合理通世法是很重要的一点,唯有符合人情事理,可信度强,方能说服观众以获得情感上的认同。

    这是针对当时曲坛习见的弊病所提出的针砭。

    同文之下凌蒙初并以沈璟之作为例提出几点相关情节主张:

    沈伯英构造极多,最喜以奇事旧闻,不论数种,扭合一家,更名易姓,改头换面,而又才不足以运棹布置,掣衿露肘,茫无头绪,尤为可怪。

    显然在凌蒙初眼里,沈璟的剧作犯有头绪太多,结构失当与繁杂无章的缺失。

    换个角度而言正是要求剧本情节应能删繁就简、一线到底,并藉此凸显出主要情节现之所在。

    相较之下其他理论部分的阐述,凌蒙初的情节概念在内容上是较为简要的。

    然其重要性正是在于针对当下剧坛多见的缺失弊病提出批评与指正,就戏曲创作的发展变化而言具有其时代性意义的指导作用。

    以及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

    给大家说一下,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是根据吕天成《曲品》加以扩展的。

    《远山堂剧品》体例上亦与《曲品》相同,内容上则以著录明人杂剧为主。

    二品中收录明代传奇、杂剧共七百多种,第分妙、雅、逸、艳、能、具六品,是目前所能见到戏曲著录最丰富的一种。

    固然祁彪佳自谓评选标准主要从音律调和、词当本色与主题必须有关于风教三方面着眼,但品评内容中仍未忽视情节关目的铺排设计而进一步加以观察讨论。

    整汇祁彪佳在论著中对于关目情节的品评可以大约看出他所在戏剧情节所重视的概念大约有几个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