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尼茨,这个人的确很有本事。
“猛虎怕群狼”。嗜血成性的狼群令自然界里所有的庞然大物不寒而栗。
在它们的轮番围攻下,即使百兽之王也难以幸免于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海军将领邓尼茨之所以被称为“狼头”,就是因为他首创了海战的“狼群战术”,使德国海军在二战初期猖狂一时。
“狼群战术”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并称为德队的海陆两大“法宝。”
但是,所谓群狼群战术,就是用多艘潜艇组成小分队,像狼群一样轮番对敌方军舰和运输船发起水下攻击。
德国海军用“狼群战术”时,集中几艘潜艇力量,攻击一个海上目标,用几艘潜艇的攻击力来摧毁重型舰船。
德国海军用“狼群战术”,组织成群潜艇袭击盟国的海上舰船,破坏盟国的海上运输线,使盟军蒙受重大损失。
狼群战术具体方法行动中一般要派出数艘舰艇在海上进行游猎,当发现目标后,进行水下跟踪。
一艘“狼头”舰来指挥“群狼”的统一行动。
狼群一般都在夜间攻击,狼群中各艘潜艇从对方护卫舰队的间隙或侧翼隐蔽地穿过去,由于多艘潜艇同时对同一目标发动攻击,这样,提高了了命中率,同时可以出现有几枚鱼雷命中同一目标。
这样,“狼群战术”可以取得较大战斗效果,“狼群战术”因此而得名。
只不过……,项羽拿来的潜艇?难不成用木头来造?
1624年,荷兰人德列贝尔制造了一艘木制潜艇,它的外壳是涂着油脂的皮革,艇体两边开有孔座,桨板从孔座中伸到艇体外面。
这艘木制潜艇上配有12名桨手,靠桨手划桨来前进。它能在4~5米深的海底潜航好几小时。但是,这艘木制潜艇没有浮沉装置。
直到布什内尔于1772年设计,175年建成的乌龟艇。
18世纪70年代,北美大陆上的英国殖民者发动一场殖民战争。英舰在北美大陆沿海与港口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