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化小说网>玄幻小说>淘宝人生 > 第四六一章 汉奸比鬼子更可恨(12.13大屠杀特别版)
    这件事做下来之后,相信唐韵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都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并且更加的稳固。这种提高不仅仅是在文化层面,在社会普通层面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毕竟这是唐韵自己印刷出版和发行的,而版权也完全属于唐韵,影响力必然广大深远。

    这种事尤其在国外,提升影响力的不仅仅是唐韵这一家,东方古老的华夏古国也会因此受益,要知道在西方,对文化和版权这类东西可是很看重的。一个东方国家的博物馆,可以拥有西方最古老的书籍和名人手稿,这要比在大都会博物馆见到一千年前的东方文物更加然人震撼。

    这个想法倒是和张辰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张辰早就有过这样的打算,只是那时候唐韵刚刚起步,还没有达到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力,出版的事情肯定会受到阻碍和利益的盘剥,张辰可不想做一个散财童子。

    现在机会已经成熟了,以唐韵现有的影响力,完全不惧任何的阻拦和盘剥,大不了老子去国外印,然后再“出口”到国内来。看看到时候这耳光是打在谁都脸上。

    定下第二天在唐韵的会议室对这个事仔细研究,把蓝图和唐韵相关到这件事的人都召集起来,大家共同商讨。拿出一个最好的计划来。

    张辰和宋、沈两人告别后,就驾车往潘家园去了。今天一大早,张沐就把宁琳琅拉去逛街,许是因为习惯了。逛着逛着就逛到了潘家园。打电话给张辰,让他事毕后去潘家园会合,然后一起去吃晚饭。

    到了潘家园时间还早,张辰也没有急着联系她们,自己一个人先逛了起来。一路上也碰到了几个熟人,都是藏协的会员们来淘换东西的。

    张辰也是年轻人,年轻人该有的玩心他也一样有,一时间起意想要玩一把。在一间小店里收了一件清中期的粉彩葫芦瓶,品相不算太好,但好歹是官窑货。一千块捡漏买下来,到了稍远点的另一间店里,十二万转手出去。算是赚点零花钱。

    但也就是玩这么一下。真要是玩大了给市场里的人认出来,接着就又是一阵子闹腾,晚饭很可能就要推迟了。卖了瓶子后心情很不错,又去马三立店里坐了一会儿,马三立对张辰当然是万分的欢迎,闲聊了本个多小时才告辞离开。

    市场快关门的时候。在停车场和张沐、宁琳琅见了面,两个人手里倒是拎了不少的东西。大概有七八件的样子,看来今天是大有收获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俩人今天也纯粹是来玩的,收上来的东西只有一件明末的竹雕算得上正经货,其它的也都是一些平常物件。

    清晚期带裂纹和豁口的大雅斋粉彩高足碗,清中期仿宣德官窑的青花笔筒,民国“洪宪年制”款的六棱茶壶,有裂纹的明中期生肖纹玉佩,都算不上什么精美。

    张辰略带失望地道:“我说你们俩就淘换来这么些东西啊,这都是经济不富裕的一般藏友主攻的,你们不说弄两件好东西来,还把这些都搜刮走了,让别人怎么混啊。”

    说这话的时候,这厮已经完全忘记了,就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前,他还用一只有几个豁口的瓶子换了十二万,现在倒是叨叨起别人来了。

    张沐哪知道这家伙的事,还以为他是刚来呢,语气不爽道:“你以为我们愿意啊,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好像所有人都商量好了似的,要把好东西都留在家里不拿出来,我们走了两个小时在遇上这么一件竹雕。

    其它这些我们也不想收啊,可那几个摊主就好像和这些东西有仇一样,随便扔在不起眼的地方,都没人愿意去看。如果我们不收,还不知道后边是什么结果呢,最后被毁了、坏了也不一定。还不如我们先收起来,然后通过拍卖公司拍出去,我们能赚点零花钱不说,东西也能落到正经人手里,这不挺好的吗,有什么不合适。”

    张辰顿时语拙,人家说的很对啊,有很多不是太出色的东西,的确是因为没人认出来而导致破损和毁坏。这些东西的确是品相不好,可以都是正经有年代的玩意儿,就这么损坏了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