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被贬到流沙河蹲苦窑的三师弟沙僧,就是因为不慎打碎了一只琉璃盏。作为一个天宫的卷帘大将,一个货真价实的神仙级别人物,居然会因为一只酒杯获罪。
虽然沙僧的遭遇比较让人们觉得很不人道,变相激起了老百姓对封建王朝当权者的方案和痛恨,但是也证明了琉璃在古代人眼中的珍贵程度。
自南北朝开始,佛教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尤其是在崇佛的唐朝,人们对佛教的信仰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以至于大量的劳动力为了躲避徭役和赋税遁入空门,国家的经济收入也被各大寺院吸纳了不少,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但是人们对佛剑的崇尚热情却从来没有因此而降低过,即便经过了政府的多次打压,依然蓬勃而有力地发展壮大着,可见佛教这一信仰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之高。
佛教中的药师佛就叫做药师琉璃光如来佛,他的净土就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琉璃作为佛家七宝,越发受到一些崇佛的达官贵人的追捧。
而沉船舱内的琉璃中居然有高度近一米的大型多彩琉璃释迦牟尼像,这不仅说明了当时的中央政府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当时中国人的手工艺的确已经站在了世界最顶尖,而其他国家只能望其项背。
因为是作为外交礼物使用,要代表天朝上邦的面子和尊荣,展示大唐的国家综合实力,船上所载的文物几乎件件都是精品。
看来古代的帝王和政客们也是很有手腕的,知道通过这种文化外交来震慑周边诸国,对天朝上班自然而然地产生敬畏心理。
人类只有在生活富足,经济达到一定饱和度的时候,才会更加注重物质上的高层次享受。能够制造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来,可见唐朝的百姓真的是生活在蜜罐里了,其他的国家见到这些来自唐朝的艺术品,除了羡慕之外就只有敬畏了。
船上受损最严重,在琉璃器之外,就要数陶瓷器了。瓷器的烧制技术在当时属于中国人的独门绝技,全世界只有中国人能够烧制出精美的瓷器,其它很多的国家甚至连陶罐都不一定能烧好。
被打捞上来的八千多件完整陶瓷器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佛教题材的,类如香炉、净瓶等法器和各种人物造像等等,其余的则多是装饰用陶瓷器和日常生活用具。
最让张辰高兴的,就是在二层甲板的尾仓里,并列着好些个简易的箱子,箱子里边用来作为填充物的木屑并没有腐烂或者冲散,依旧严密地保住这藏身于其内的一尊尊三彩佛教人物像。
虽说在工艺和历史的研究工作中不一定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造像不但在唐韵现藏的两件大型唐三彩马之后再次证实了唐代三彩有大量的大型器生产烧制,也弥补了因为上世纪初河北易县八佛洼辽三彩罗汉组像流失给国内收藏展览界带来的空白和遗憾。
根据一部民国年间的《易县志稿》记载:八佛洼在峨眉寺沟底之东北支,亦称百佛洞、百佛山……山半有洞名百佛洼。
百佛洼又被当地人叫做百佛洞、百佛山、八佛洼等等称呼,据记载,百佛洼中有大小瓷佛像共计八十尊,以及三彩观音等大量的佛教陶瓷造像。
其中的十六尊辽代三彩罗汉造像,在上世纪初被国内的文物贩子和当地的政府盗卖给德国人贝尔?契斯基等和其他的洋人,至今仅有十尊存世,分别被英、法、美、加拿大等过的博物馆和一个叫做松方幸次郎的日本人收藏。
辽代是三彩发展的顶峰时期,且辽人不只对人体着意刻划、求其精髓,在造像的细节处理上也殚竭智巧,辽代的三彩造像可堪称三彩中的顶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