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也去到休息区坐下,抓起茶壶来给自己和宁琳琅倒上茶,几个人就着目前的收藏市场和唐韵的计划聊了起来。
不多时,一个园区内的商户进到马三立店里,一进门就喊上了:“老马,我听说张先生进你店里了,我这儿正好有件玩意儿,想……”
话说到一半,就看见坐在里边的张辰,快走两步过去,伸出手来向张辰道:“哎呀,张先生果然是在老马店里。张先生你好,我是老马的朋友,我叫甄能,就在隔三家过去开门市,倒腾点小买卖养家糊口。你的每一期节目我都是雷打不动的看,说的是真好啊,这次的访谈我也看了,咱们古玩行就是得有你这样的人……”
这位是个自来熟,第一次见面还没打过交道呢,就弄得好像多年的朋友似的。这种xing格在社交方面很有优势,容易让别人感受到他的热情,从而也回报以热情,想必这位的朋友应该不少。
张辰的朋友可是不多,每一个都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共事,才确定成为朋友的,到现在为止,他在古玩行里也就只有田乃昘、卢俊义、石磊和闻阔海这四个朋友。
以张辰的xing格来说,对于这种主动套近乎的人并不是很愿意亲近,他更喜欢自身有一点小骄傲的人。这种人虽然骄傲,但是并没有那种狂妄和尾巴翘上天的自命不俗,又会因为自己的骄傲而不屑于去做下三滥的勾当,一旦真心相交,就很可能是永远的朋友。
不过这里好歹还有马三立的面子,而他自己在古玩行也大有名头,不能让别人因为一件小事就在背后说什么,对待这位贸然闯进来的自来熟,倒也还算客气。
和对方握了握手,谦虚道:“您太客气了,我还得谢谢您长期以来的支持呢,没有观众的支持,我们的节目也不可能有进步。”
相处的久了,马三立对张辰的xing格也多少有些了解,不大喜欢咋咋呼呼的人。听他刚你进门时候的那半句话,这个甄能找过来肯定是有事相求,甄能在市场里也是个热心人,可别因为说话不讲究惹了张辰,到时候可就不好帮他说话了。
站起来拉着甄能坐下,给他倒上茶,道:“瞧你这急三火四的样儿,有什么不能坐定了再说啊,快五十的人了,咋咋呼呼的也不怕人笑话。”
“唉,我这不是听说张先生进你店里了吗,心里高兴又兴奋的,就怕张先生走了,赶过来想见一见张先生,请他帮我看件东西。”
一般来说,古玩行的人不会随便给别人看东西,这个甄能找上门来,也是因为听说马三立和张辰的关系不错,想趁机会让马三立帮着说说话,请张辰给他看上一眼。
以张辰现在的名声,想请他帮着看东西的人多了去了,只是苦于能和张辰说上话的人太少,他自己也不指着给人鉴定赚钱,基本上只有在唐韵的免费鉴定日和博古藏谈的节目现场,才能见到张辰做鉴定。
“张辰啊,甄能和我也是十来年的交情了,在市场里也是个热心人,谁家有个什么困难,他都是冲在前面帮忙的,人的确不错,要不你就在我这儿帮他看看吧。”
马三立说话了,张辰肯定是不会薄了他的面子,而且这的确也就是一件小事,道:“好啊。我就这么点能耐,别的地方人家也用不到我,大家都是同行,相互帮助一下很正常的。”
只要是张辰鉴定过的东西,一般来说在京城的古玩行里,就不会再有人提出反对,这就是眼力的证明啊。甄能见张辰答应了,赶紧返回自己店里去把东西拿过来,放在桌上让张辰给他鉴定。
张辰看着桌上的青花笔筒,先是莫名奇妙的一笑,接着又皱起眉来,把笔筒反过来看了看,底款是“道光年制”,和前些日子给何向东鉴定过的那支笔筒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