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灿含笑站起,来到室外空地上,率先站了个三体式。看姜军站好一个桩势,细细打量了一下,赞道:“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好一个天钧造化功,单凭这个桩势,已经不负造化之名了!”说罢,便深吸一口气,衣襟无风自动,抬手向姜军攻去。
姜军也是吃了一惊,因为刚才的时候,黄灿虽然精神矍铄,但毕竟显出些许老态龙钟之象,有些像大宅门的老爷,但此时一动,却是静似海溢,动如山飞,竟然隐隐有风雷之声。
当下不敢怠慢,起内劲,伸手便架,虽然出手快,却是无声无息,与黄灿的大动静恰恰相反。说也奇怪,看似毫不用力的一架,竟然防住了黄灿势若奔雷的一击。
黄灿用出五行拳,一阵猛攻,而姜军只是见招拆招,竟然守了个旗鼓相当。
金涛在旁边看得是心神俱醉,他跟师父对打,虽然师父年迈,但自己竟然仍旧不是对手。而看姜军,对付师父却是游刃有余,以柔克刚。
本来自己跟师父修习的形意拳就是内家拳,而姜军的天钧造化功似乎更加轻灵,简直不可捉摸。
而赵冰茹本来担心姜军会吃大亏,看到姜军应付得法,气定神闲,不觉松了一口气。
双方激斗了三十多招。黄灿忽然收了势子,对姜军道:“小友功力果然不凡,照这样下去,老夫肯定会输!”
“哪里哪里,黄老功力深湛,小子只是勉强招架。时间长了肯定撑不住。”姜军赶紧拱手道。
“我刚才看小友采取原地不动的站式,但内里似有步云凌空的意念行走。”黄灿道。
姜军也不禁对此老十分佩服,外静内动本就是自己站桩的特点。
黄灿又道:“不如请小友点评一下我的心意六合拳如何?也让金涛开开眼界,多掌握点东西。”
姜军笑道:“不敢不敢!”沉思了一下道:“小子认为,可巧打巧进!”
金涛吃了一惊道:“我练习的心意拳,师父从小教我,宜硬打硬进无遮拦,老弟说是巧打巧进,我确实不懂。”
姜军道:“内家拳有内劲,并不足以为恃。我觉得硬打,却不同于街头莽汉的蛮打,硬打之硬,是精神气势之硬,是心理之硬,从技术上说,则是巧打巧进。也就是说要顾打合一,埋根欺节,拳打人不知。”
姜军跟师徒两人都交过手,知道想要以形意拳实战,必须把重拳、内劲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丢弃掉,去研究人类实战搏击的规律。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技术组合中,必须将进攻、打击与防御、防护在一个动作中体现出来,而且技术手法、身法、步法的配合要达到最佳,如此,可以“拳打人不知”。不过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黄灿微微点头。知道这姜军实力确实不凡,跟自己交手几招,便讲解得头头是道,看来确实是个武学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