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铮也收敛心情,格外认真的看着大银幕,这片子拍出来之后,他可还是第一次看呢,拍的时候,觉得演的挺过瘾,就是不知道后期制作完成以后,是个什么样了。
画面上首先呈现出来的就是张家界那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景象,层峦叠嶂的群山,弯弯曲曲的小路,低头赶路的山民,一下子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故事的第一个冲突点在开场的第一幕就出现了,来自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和懵懂愚昧的山民之间,因为一本菜谱,一把小提琴出现了理念上的冲突。
“巴尔扎克思念毛.主.席!”宋铮演的罗明信口胡诌。
村长义正言辞的纠正:“巴尔扎克永远思念毛.主.席!”
宋铮感觉周围非常安静,这让他有些意外,因为上辈子在看道这一幕的时候,他本能的反应就是好笑。
大概是因为欣赏的角度不同,宋铮肤浅,只能看到山民的愚昧固执,而这些外国佬看到的则是两种不同世界的人,在理念上的差距。
剧情推进,罗明在山村的打谷场上给村民们讲述在县城里看到的电影的情节,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单纯的村民,侃侃而谈的罗明,配合着用谷糠制造大雪纷飞场景的马剑岭,让周围的老外观众一阵惊呼,宋铮惊讶的发现,还有好几个老太太以手捧心,做陶醉状,让他理解不能。
罗明和小裁缝在山涧水中的激情一幕,宋铮不自觉的看了周讯一眼,结果刚一转头,就发现周讯也在偷偷看着他,俩人眼神相碰,立刻分开,虽说是艺术,可尼玛正主儿就在旁边坐着,真是要对别扭,有多别扭。
宋铮正想着找个什么话题,缓解一下尴尬,突然听到身后有个外国中年妇女,叨咕了一句什么,一脸的陶醉。
“戴导!那老娘们儿说什么呢?”
戴思杰皱眉,小声翻译道:“她说‘这一幕真美’,我说你消停会儿。”
宋铮可没心思搭理戴思杰,那妇女就在他身后坐着,听了戴思杰的翻译,他觉得后背生寒。
随着情节继续向前,包括宋铮在内,影院内的所有人都渐渐的被吸引了,不得不说,国外电影行业的发展确实领先国内太多了,这一点不单单体现在电影拍摄手法上,更多的还是观众的欣赏水平。
同样是这部电影,如果在国内放映,估计过不了二十分钟,影院内就能哈气连天,也就宋铮和周讯在水中的那一段多少能让人们打起点儿精神。
但是在国外,那些个老外居然能看的聚精会神的,不时的为电影当中突显出来的人性之美发出阵阵惊叹。
看到这一幕,宋铮突然有些丧气,什么时候,国内的电影产业也能像国外这样,人们把进影院看电影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虚假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