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熙二年,马康平奉圣谕,率领船队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等总计几十余国,宝船船队有随行官员九百人、兵三万人,又有其余随行人等如医官、阴阳官、指挥、太监、少监等,相加共六百余人。
而这支庞大船队上,地位最尊者,并非正使太监马康平,而是皇四子,纪王祁允昇!
按理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纪王殿下身份尊贵,怎么着也不应该跟着船队一起离京,可万事总有例外。
别人不知道,马康平还能不知道吗?
这件事还得从景熙元年的皇太子妃择选说起。
太子妃择选,光幕就通报了一桩未来太子宫中的妖言案。
这样的事件,传出去,即便是民间的寻常百姓家,对有这种传言的孩子的影响也是极大,更何况是光幕所放,天下皆知,皇太子未来嫡长子的身份便受到影响。
宫中应对光幕已有一套方法,且此番也只是择选皇太子妃,嫡嗣如何,是未来的事,孩子生下来之前做好预防也就是了。
偏生皇太子因为这件事,和太上皇一起躲到北京去了。
皇太子不在身边,皇上只能培养其他的皇子,当时还未封王的纪王殿下,就说出了不愿就藩,只愿做个闲散王爷,品尝天下美食的愿望。
马康平虽说是内官监太监,但是殿中伺候的内侍不说,皇子和圣上都不对外透露,这样的消息,他是绝不会知道的。
偏生景熙元年皇子们封王后,纪王殿下还没有半点收敛,圣上不虞之余,也另外想了办法。
让纪王殿下跟着宝船出海,便是圣上给纪王的选择之一。
陛下给纪王的其他选项是什么,马康平不知,但是和其他两位去地方上做钦差赈灾、巡查,后续还要从军平云南、交趾等地的小股叛乱的王爷应当差不多。
纪王执意如此行事,马康平叹息之余,也只能遵照圣上嘱咐,让殿下安安稳稳地待在船上,平平安安地将他带回去了。
被送到宝船上的纪王却并不担忧。
这位年轻的殿下——纪王是乾圣元年生的,今年也才十五岁而已——心态乐观得过分,还有心情逗弄宝船上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