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杨大人来了。”
“请他进来。”
方醒端起茶杯,缓缓的喝了一口。
“兴和伯。”
方醒抬头起身,笑道:“杨大人可是稀客。”
杨荣面色沉凝,说道:“兴和伯看来是知道本官要来,如此也好。”
奉茶之后,方醒反客为主,咄咄逼人的问道:“杨大人是想问济南之事,还是一税制之事?”
杨荣喝着茶,不动声色的道:“济南之事很难,本官知晓你多半煎熬,可终究是过于急切了些,若是缓几年,然后慢慢图之,那才是时机。”
方醒透过茶水的雾气看着外面,有些想念朱棣。
朱棣若是在,他能压住朝中的暗流涌动。
朱瞻基却失于威信。
但方醒相信,只需要几年,朱瞻基就能渐渐的掌控住大明。
而他前方最大的阻力,就是文官。
“煎熬不煎熬的,当本伯看到那些佃农活的如行尸走肉般时,杨大人,什么煎熬都没了,剩下的只是愤怒,以及怎么去解决此事的思索。”
杨荣叹息道:“好吧,兼并确实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兴和伯,千万别急切,要知道一步错,步步错,到时候可收不了场。”
“不会,就算是出了点岔子,大不了压下去就是了。”
杨荣从这话里听出了血腥味,他皱眉道:“兴和伯,稳定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