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红的瓷器,烧制特别困难。
豇豆红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因其色调淡雅宜人,以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造型轻灵秀美而得名。又因其浅红娇艳似小孩脸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
现在的高仿品基本是没有的,除开康熙的时候,有大规模高质量的烧造以外,后面雍正乾隆两朝,这豇豆红的烧造技术,基本就处于失传的境地。
所以,要在市面上看到款识为其他朝代的豇豆红瓷器的话,不用想,绝对是假的。坚定起来,也就特别简单。
到晚清民国的时候,民间倒是又重新掌握了豇豆红的烧造技术,但是,烧造出来的产品,和康熙时候的豇豆红瓷器,完全没法比。
即便有些在市面上露面,但凡见识稍微广一些的,都能一眼就看出来,那是晚清民国的仿品。
而康熙的豇豆红瓷器,在晚清民国的时候,就特别火,价格自然也就不会低到哪里去。
正如黄国栋所说的,那个时候的豇豆红瓷器,能换好几个现在卖价千万以上的粉彩瓷器呢!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的清三代粉彩瓷器,价格已经飞到天上去了。
而豇豆红瓷器,价格也仅仅是原地踏步的感觉,略略有所上涨,但也不多。
周夏虽然也是一眼就认了出来,但在现实中,却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豇豆红的瓷器,还是这么漂亮的一对镗锣洗。
镗锣洗,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它的造型,比较像是镗锣,就是敲锣打鼓的那东西,故而得名。
在本质上,这是一种文房用品。
笔洗嘛!
像这两只镗锣洗,直径不过八厘米作用,拿在手里把玩,真正最为合适不过。
周夏上手一个,徐柳欣上手一个,两人将其给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