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化小说网>科幻小说>重生之科技新贵 > 第854章 人工降雨资料整理和合作模式
    到时候从西北到渤海湾,整个北方地区,气候并不比南方差,而且还因为空气相对干爽,变得更加宜居。

    到时候国内的沙漠化问题将会得到根本解决,国土内的沙漠地区可能只保留两个就行,其他的沙漠逐渐被草地所取代。

    如果舍得花本钱的话,其实将塔克拉玛干沙漠改造成草原,甚至是森林也是有可能的,每年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高空水汽并不少,量其实非常大。

    只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这里常年高温,梵风效应明显,水汽蒸发量太大,需要常年大量人工降雨,才有可能抵抗年水汽蒸发量。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其实并不划算,哪怕改造好了最多也就当做牧场使用,想要形成良田时间很长,这些都不怎么赚钱。

    而且一旦停止维护气候的话,自然之力会慢慢地将改造好的土地又变成沙地,只要地理位置没有得到特别大的改变,人力改变的意义并不大。

    现在的目标是让罗布泊形成大量的水域,借着低空水汽和高空水汽辐合,对河套以及河套以东地区,形成自然降雨。

    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说明西北地区的气候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只要维护好地面植被,塞上江南也就彻底成型。

    后期就不用再花费大量的精力用于人工降雨,自然降雨就能很好地维护当地水资源生态平衡。

    现在技术有了,改造目标也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干的问题,这个是开启自然气候改造的首要任务了。

    第一种方案就是国家出资让麒麟环境工业集团执行“天河”工程,这样麒麟环境工业集团就不用那么麻烦,只需要拿钱干活就行。

    只是不清楚国家愿意在西北砸多少钱,按照他的预计,该计划想要看到不错的成绩,需要持续10年以上,想要彻底变成塞上江南,需要持续20年以上。

    要让西北地区形成稳定的水汽循环体系,就算如此,可能还需要每年花费一定的精力来维护,毕竟每年的境况也是不同的。

    对于脆弱的生态而言,如果某一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很有可能打破生态平衡,慢慢向着恶化的方向发展,所以持续性观察和人工干预必不可少。

    虽然他也不清楚每年需要花费多少钱,但是粗略估算,每年需要上千亿元的费用,特别是前10年,改造成本比较高。

    第二种方案,就是将这些土地承包出去,由承包人来承担土地改造成本和气候改造成本,这样国家就不用为经费操心。

    反正西北地区的土地实在是太广阔了,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局面,土地根本就不值钱,如果能够将无用土地改造成良田草场,还能给国家带来不错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