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看上去不重要,其实很重要,第100名和第101名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还不能完全按照别人的排名来。
而是需要他自己制定一套排名算法,得出相对公平且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像前世的高校排名因素里面,还有国际化程度。
对他来说,是否国际化完全不重要,他最看重的还是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基础科学领域的投入情况。
所以之前应用科学领域很牛的学校,可能在他的排名算法里面,就可能无缘这次捐赠,虽然有点不公平的感觉,但是作为金主,还是有这个权力的。
还有就是他所说的平均捐赠,可能让人有点无法接受,这就和吃大锅饭一样,吃多吃少都是一个样,只要过了100这个线就行。
如果只是捐赠一次的话,大家可能不会有什么怨言,毕竟大家都得到了好处,没有必要说三道四。
但是他可能今后每年都会拿出一些钱出来捐赠,有可能比这次要少,有可能比这次要多,是多是少就看他们的基础科学研究情况了。
如果之前捐的钱都花不完的话,捐那么多钱也没有什么作用,如果大家都积极投身到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花钱比较快,那就多捐点。
其实基础科学研究说花钱少也少,花钱多也多,就看研究的项目是什么,如果是研究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想要把钱花出去都很难。
但是如果研究的是高能物理、宇宙科学等,那花钱就如流水一样,建造一个对撞机就是几百亿元,发射一套太空观测设备就是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
不过这种大型基础科学研究,不可能是一个高校来独自完成,必然是国内众多高校一起推动的,倒也不用担心一所高校负担很重。
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不想造成强者恒强,弱者越弱,实力能够进入前100的高校,其实具备冲击顶尖高校的基础。
只要这些高校全体上下能够奋发图强,完全有能力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超越同行,把学校越办越好。
前面他就提到过不希望国家教育资金过度集中在某些高校,应该对其他高校也有所照顾,因为过度关注并不是什么好事。
可能真正为国家做贡献的,是那些默默无闻的高校毕业生,他捐这笔钱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为别国培养人才。
当然,他这话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但是他却要按照这个想法去做,也只有这样,他花钱才会心甘情愿,觉得花得其所。
他将这些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叶子棋,毕竟她也才刚刚进入大学,还没有进入社会,虽然有点小聪明,但是一些事情如果不说明白,她可能揣摩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