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化小说网>网游小说>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12章 西部开发(二)
    虽然说算计了李鸿基、张敬轩二人一把,说起来不好听,显得金陵新民朝廷不守信用,但能提前解决川蜀行省绵延数年的战火,还是值得的。

    上次盛京之乱,已经让张安世背锅了一次,这次无论如何,新民帝周进也不会亏待他了。

    新民帝周进甚至都没有让张安世担任川蜀行省总督一职过渡三五个月,而是让韩奇署理川蜀行省总督,让张安世、李信二人,直接押送李鸿基、张敬轩、宋康年等人,以最快速度返回金陵。

    王允老大人因推动新式教育,引得舆论大哗,被迫辞去内阁首辅一职后,朝廷政务暂由钱若宰、韩厉、陆秀峰、张应华等人共同执掌。

    钱若宰、韩厉乃三鼎甲进士出身,比陆秀峰这个补录进士,可要珍贵多了。陆秀峰虽然也是进士出身,但他是因为运气好,赶上了科考大案,要不然不一定能考中。

    这使得他在钱若宰、韩厉二人面前,非常没有底气。

    至于张应华,那就更不用说了。一来,张应华只是监生出身,没有取得进士、举人功名,要不是朝廷正在力推科学技术教育,对于学官的出身,不再像往常那般看重,他这个国子监祭酒,怕是会被学员们轰走也不一定。

    二来,张应华虽然进入内阁辅政,但他的本职仍是学官,清贵是清贵,但却没有实权,让他和钱若宰、韩厉二人斗法,更是没有底气。

    当然了,若是有新民帝周进授意,张应华也不介意和钱若宰、韩厉二人斗上一斗,但周进基本上只管人事,除了内阁大臣、议政院议政大臣和总兵以上高级将领的提名权,他牢牢抓住不放,还有朝廷财务预决算也过问一下之外,其他事情,他能不管就不管,竟然当起了甩手掌柜。

    就比如说,关于科考文理分科,究竟理科多少进士名额,文科多少进士名额,文理科进士录取后,又各自如何授官,内阁会议为此争执不休,议政院会议也因此吵翻了天,但周进理都不理,直说内阁负责草拟,提交议政院会议表决通过即可。

    “这这这……”张应华都有些懒得吐槽了。新民帝这人是不错,但就是有些惫懒啊。想想德正帝陈安宁,多么勤于政事,每天批阅奏折到凌晨,日理万机,呕心沥血,最后被一些乱臣贼子,大卸八块……

    “呸呸呸。”张应华摇了摇头,心想自己真是糊涂了,提那个亡国之君陈安宁做什么?眼下正在召开内阁会议,商讨田赋减免及厘金抽税章程,哪还有空分心?

    周进定都金陵以后,很快就使得这座六朝古都,恢复了以往的繁华热闹,市井之间人流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

    然而,在那威严的内阁议事厅中,气氛却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之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因为周进所推行的“重商”“重工”等政策,江南士绅群体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开明,对于土地不再像往常那般看重,而着眼于通过开办工场、发展贸易来积攒财富。

    但再怎么说,各大家族手中,也都是有着成千上万亩土地。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钱若宰、韩厉二人主张,对于田赋的征收,应当一视同仁,要减免都减免,要不减免就都不减免。

    江南士绅,向来都是特权阶层,不占便宜就是吃亏,什么时候连那些升斗小民都不如了?凭什么那些穷人家田地少,便少收税,江南士绅家里田地多,便要多交税?没有这个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