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格局与天地的运行完全一致。
让他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深意。
随着这种感悟越来越深,赢启发现自己对天地元气的理解再次发生了质的飞跃。
他不再将元气视为可以任意驱使的工具,而是将其看作天地运行的基本要素。
每一缕元气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归宿。
了解了这些特性,就不需要强行改变它们的性质,只要因势利导,就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就在赢启准备更深入地探索时,他在典籍中看到了一段特别的记载:“太虚生一炁,一炁化阴阳。阴阳孕五行,五行生四象。四象定八方,八方成乾坤。乾坤含妙理,妙理归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