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午饭时间,平常都忙着回家做饭的妇人一步都没有移开,都坐在了树下有一搭没一搭得聊着,目光紧紧得锁定着作坊大门。

    过来帮忙的村长李义善已经进了作坊,正在同郑晴琅她们讨论最终的人选。

    初步符合条件的有十八号人,接下来,需要再综合考虑对方的家境和生平,择优录取十个。

    马宝珠听到某个婶子名字时,微微皱眉,“娘,这个婶子不行,她手脚不干净,因为这个同村里好多家闹过矛盾呢。”

    郑晴琅回忆了下,这人同自家往来很少,不过原身记忆中确有其事,于是,便点点头,朝登记表上打了个叉。

    接着,念到了薛厚义的儿媳妇,马宝珠又嘟着嘴说道,“娘,这人虽然没啥品行上的问题,但这家和咱家不是不对付嘛。”

    郑晴琅摇摇头,“我说了,这次给作坊找工人不搞针对这一套,再说了,做错事的是薛厚义,又不是他儿媳妇,再迁怒就不礼貌了。”

    说完,她没有如马宝珠的愿,在那个名字画叉。

    薛厚义如今有意同自家交好,她虽依旧淡淡的,却也不再对那家人动辄冷言冷脸,双方保持着一种疏离的默契。

    村里没有秘密,这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坏的是每个人都没有隐私可言,好的是一旦一个人道德品行败坏,整个村都会知道,正应了那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经过几人的校对,作坊的头一批员工总算确定了下来。

    郑晴琅也没有让外头的人久等,直接拿着名单到大门口宣布,“本轮招工最终入选人员名单如下,“薛陈氏、王大妞、庆大婶、薛秀慧……”

    竖着脖子支着耳朵的人群中,随着她公布名字,一个两个都忍不住惊呼出声,“是我,是我……”

    等到十个名字念完后,有位不服气的年轻媳妇就大声嚷嚷道,“说什么公平公正,薛氏还不是招了两个!”

    “对呀,为什么我没有通过面试,我家里家外干活都是一把好手嘞!”一位大娘听见有人质疑,便大着胆子开口了。

    郑晴琅朝着出声的两人望过去,认出了先出声的年轻媳妇是谁后,目光回到手上纸张,找到对方的记录,“举起你的手给大家看看,指甲多长,指甲缝里的泥垢有多明显,作坊是做吃食生意的,你的手那么脏,我可不敢让你碰作坊里的东西,免得客户吃了拉肚子。”

    那年轻媳妇听罢,瞄了一眼自己的双手,没有举起来,而是红着脸将双手揣进两边的袖子里,生怕被别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