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山就在京城之外,并不算远,孙传庭赶到,与朱栩说了很多。
朱栩已经听到了一些事情,但从孙传庭嘴里听来,事情仿佛又是另一个样子。
朱栩坐在椅子上,看着孙传庭,道“真有这么严重?”
孙传庭在天启朝也是有起伏的,深知党争的可怕,面色肃容道:“臣并未添油加醋,据以实情。高新郑当年锐意改革,结果在朝七八年,内阁都在扯皮,本来一天能做完的事情,拖个十天半月都算好的,在内阁争吵,在廷议上争吵,朝廷在争吵,地方也在争吵,国事颓废,由此而始。国家议会非同寻常,若是他们变成了新的言官,与内阁,六部相抵,那后果不堪设想,若是再有野心勃勃之人推波助澜,谋求高位,皇上辛苦多年而来的大好局势,顷克殆尽……”
孙传庭一字一句,无比认真。
高新郑,也就是高拱,他为张居正打下了极好的改革基础,是一个很有能力的首辅。
朱栩对大明史书,各种实录都看了不止一遍,自然知道嘉靖以来的各位首辅,表情平静的听着孙传庭的话。
这件事,他与孙传庭其实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议会是还没有明白它自身的权职,具体该做什么,怎么运作,逮着机会就想显示存在感,外加被内阁‘欺压’日久,积累了怨气,有这样的机会,自然要发泄一下。
但孙传庭不这样认为,国家议会有权对内阁的政策,政令进行审核,驳准,若是这个机构与内阁杠上,后果就太可怕了。
他们要是变成言官,引领天下士林风向,那还有谁是他们的对手?若是有心人利用,控制,其权势瞬间就能超过首辅,甚至是宰相,威胁社稷都不在话下!
内阁,或者文官是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的。
朱栩心里思索着,等孙传庭话音落下,微微颌首,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要朕压下那些议员,不准他们上书弹劾?”
孙传庭看着朱栩,郑重道:“是。此事表面上是扬州府那个案子,可实际上是冲着‘新政’去的,‘新政’从无到有,都由毕阁老亲力亲为,若是他离开,无人能扛起大任,‘新政’很可能半道夭折。”
朱栩端起身边的茶,沉思起来。
他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现代化,先进的体制,这个体制已经具有了模型,但是太过超前,是他硬拔戳出来的,现在能理解,明白其运作模式的寥寥无几,他能做的,就是要维持这个体制,让它慢慢成熟,走在世界的前头,确保它先进性。
孙传庭见朱栩沉吟,心里颇为忐忑。
他对国家议会的权职有过研究,这种机构在他看来,是大议与言官的一种合体,为的就是防止内阁坐大,同时保证皇权的超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