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京的话是有道理的,这种道理与历史上朱由检裁剪锦衣卫很相似。
河.南总督杜文焕也上前,道:“皇上,臣认为东厂是当裁撤,不说以往的劣迹,在新政中也是不须。”
“臣附议。”山.东巡抚黄立极道。
接着又有傅宗龙,朱燮元等人赞同附议,这些人都曾经是东厂的受害者,看到机会都忍不住的试一试。
‘还真是一波三折……’
朱栩虽然一直都沉着脸,实际上是冷静的旁观,洞若观火,对这些人的心思能猜到一二,看了眼魏忠贤,俯视着群臣,淡淡道“东厂不是今天的议题。各个衙门各司其职,不要擅权,更不要揽权!”
满朝的大臣们都没有与朱栩争论的勇气,闻言都抬手,而后退下。
毕自严情知不能继续下去,道:“皇上,关于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细则,臣等要仔细商议,请暂停今日廷议,待臣等商议完善,再做商讨。”
朱栩俯视着群臣,果然见他们的神色都有些不太‘正常’,若有所思的点头道:“传旨,毕自严,孙承宗为左右次辅,统领朝政,明日在文昭阁议事,会后将记录,奏本呈奏御书房。”
“臣等遵旨。”毕自严,孙承宗抬手。
朱栩起身,看了眼群臣,心底暗自摇头,这场廷议与他想的完全不同,大臣们心怀各异,哪怕他强行推动政改,效果暂时还是未可知,需要时间来慢慢观察,完善。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心头同样复杂。
皇帝前所未有的强势,群臣不敢抬头,这场廷议与他们预期的也不一样。
傅昌宗,周应秋等人同是如此,这场廷议不伦不类,前所未有。
更多人则是浑身不舒服,他们说不出为什么,可又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场廷议或许是一种趋势,一个开端,将景正朝与崇祯以前完全区分,指向了一个不可预测的未来。
‘大明以后的朝堂、廷议究竟会怎么样?’
这是三十多个封疆大吏的内心想法,他们更进一步就是朝廷,要位列朝班,今天的廷议让他们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