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化小说网>都市小说>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八十二章 形象反应
    准确地将二人的关系定在知己的层次之上,一开始贺生对瑞云以玩赏的态度出现,瑞云赠诗后,其感情产生了飞跃,从欣赏美艳名妓到喜欢知书答礼、撒善解人意的少女,并希望终身相守的知己之情。

    贺生动了真情,考验随之到来,瑞云的脸上“墨痕渐阔,一年的工夫,整个脸变黑,落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地步,做了个粗使丫鬟,此时贺生来了:“闻而过之,见篷首厨下,丑状类鬼,起首见生,面壁自隐。”

    倾国倾城的美貌变得丑陋不堪,瑞云自己都觉得没法见人,贺生却愿赎作妇,货添倾装,买而归之。”

    瑞云到贺家不敢以正妻居之,甘心做伺妾。贺生却说:“人生所重知己,卿盛时犹能知我,我岂敢以衰败故忘卿哉~”

    他把瑞云作为正妻,在书生随意以容貌论价值的衰颓世风中,在整个社会歧视妓女的情况下,贺生愿意娶一个丑女为妻,他的选择感人肺腑,激动人心。网更新最快电脑端:..co

    贺生的一言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瑞云虽然遭遇了不幸,却换来了贺生始终如一的爱情,这种真正的、无条件的知己之爱,实现了中国最传统的大团圆结局。

    而且不至于此,蒲松龄老先生还烘托了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在许多篇章中为了写好某一女性,往往写了与之相对的男性来陪衬,作者把他们投入到特定的艺术情节中,按照生活和性格的逻辑来充分活动,在彼此的对照、辉映之中,清晰地显示出女性的特点,完成人物形象的刻画。

    像是在《莲香》这个短篇中,主要写莲香、李女和桑生之间发生的爱情纠葛故事。

    桑生是沂州的一位书生,他在不同场合的表现,使李女和莲香展开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

    而莲香是狐女,李女是女鬼,她们在与桑生的生活中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在对桑生的感情上因为教养、素质、生活阅历和思想情趣的差异而产生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同。

    莲香对自主婚姻的追求既热情而又持重,而李女则是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只顾享受安的欢乐,不考虑由她带来的严重后果。

    她们夜来扣斋的次数达十五次之多,莲香八次,李女七次,交替出现在桑生面前。

    李女与桑生接头后不管后果有多严重,恣意取乐,而且嫉妒成性,以良家女的身份继续掩盖自己,同时还揭露莲香不光彩身世的由来。

    莲香很是知情识趣也很理智,积极为他除毒去病,力以赴地护养,关心辈至,李女的妒忌之心越是增长。

    桑生在二女之间不住地周旋,调整着她们对自己的情感。到此,男主人公桑生衬托出了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

    李女每来一次,她便向妒忌的彼岸迈出一步,将桑生向死亡推进一步;而莲香每来一次,便将桑生寄予一份同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升华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