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讲朝代变迁。
第四部分讲古代有那些书籍。
剩下部分是讲鼓励读书,劝学等。
后世林子羡并不把《三字经》放在眼中,此刻他的思想已经转变,一本小书《三字经》,里面包罗万象,几乎什么都有。
《三字经》作为蒙学读物之首,实至名归!
在学习《三字经》中,大父林应亮还很自豪的叙说祖上辉煌,祖上林畊与七个儿子都在宋朝考中进士,父子八进士的壮举,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中最具代表人物的林之奇,官位并不大,但是在士林很有名望,特别是著书立说,其中最重要的《尚书集解》是现在《尚书全解》的母版。
林畊还做过宋朝四大书院石鼓书院的山长,这也是已知最早的书院之一,此后整理林之奇的书稿,成书《尚书全解》。
大父林应亮感慨道:“我辈此刻还能看到完整《尚书全解》,还要感谢先祖林畊,没有他整理书稿,这本《尚书全解》也就消失了。”
林子羡没有想到祖上这么辉煌过,看来以后他只能走科举这条路了。
大父继续说着祖上的辉煌,最后林子羡听到朱熹也曾经在这里求学,这才知道这段往事。
原本朱熹求学的地方,现在已经刻成石碑立在哪里。
原本朱熹就是福建人,来到水西林氏求学也算正常。
大父最后教导他说:“祖上的荣光是有我们后人来继承,切不可有坐享其成想法,用功读书才是正途,如不用功,会愧对祖上为我们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林子羡点头回应,虽然是个哑巴,但是大父告诉他,不能说话也是可以参加科举做官的,不要放弃,这是上天对他的考验!
每日卯时起床,辰时就开始读书,这是每天的生活,刮风下雨都必须这样,虽然没有人逼迫,但是全家盈盈期盼的目光,林子羡实在不好意思懒惰下来。
读一个时辰的书,大父就要让他休息半个时辰,中午吃过饭以后还有午睡,这比后世自己一天12个小时打工舒服多了。
放榜后的第三天父亲林如粤与二叔、三叔三人全部回来了,这也是侯冠县距离福州府近的原因,福建布政使司与福州府衙都在福州府办公,秋闱省试也在福州府举行,几十里路并不算远,走路半天就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