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到李飞燕,不得不提及她的身事。
她是空虚道长门下唯一的一名女性弟子,也是在清虚观散后,为数不多的来到武宗,坚持武道的人,其心性与毅力,让人十分赞赏与佩服。
李飞燕的父亲,是凡俗中的生意人,其父门下经营着一些药铺与酒馆客栈,家中殷实,财力雄厚,算是财主一个。其父生平甚是豪爽,结交了很多江湖武林侠士,及性情中人,与其父也是相得益彰。
作为大家闺秀的李飞燕,有着这般的家庭条件,本应是千人万人奉承,如掌上明珠一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李飞燕遗传了其母亲的美丽,却又继续了其父亲豪迈的气质,因此没有那般矫揉造作,出落得落落大方,亭亭玉立。
在她九岁那年,母亲染上了难以医治的疾病,不幸抛下了她与父亲而离去。因此,历经丧母之痛的李飞燕性情大变,小小年纪便是郁郁寡欢,其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年之后,也就是在她十岁之时,其父为其找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后母,其后母待他也是视如己出,关爱有加,奈何没有血缘亲情,还是难以弥补心中丧母之痛。
与后母的交往下,李飞燕并不排斥他父亲另寻新欢,毕竟那么成功的一个商业人士,又值人生的壮年与事业的高峰期,实在是没有必要太过沉浸在人生的伤痛之中。
但此事在李飞燕幼小的心灵中,却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疤。
其父为她也是伤透了脑筋,想了很多的办法,就是不能将这千金大小姐的性子转变过来,她少小就变得十分的执拗与顽强,欢笑却是少了以往。
最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有人建议将李飞燕送去高人门下习武,一来是发挥其所长,二来是让她开阔眼界,打开心中的死结。
其父听了,也很是认同,最终在万千不舍之下,道了一句女大不中留!感叹之后也是别无他法。于是在李飞燕十一岁那年,父亲带着女儿慕名来到了紫青山清虚观。
李飞燕当时虽年幼,但心中却是铭记住了其父的那句,女大不中留之言,处处不会将自己当成女子,所以也就有了她巾帼不让须眉的性格。
在去到紫青山后,空虚道长一眼就将年少的李飞燕看中,只见她性格坚忍,意志顽强,性情也有着大方的一面,且身段也极为出色。道长当时满口应承了下来,将李飞燕收入清虚观十八路弟子中,并根据他的性格,将十八般武艺中的红缨霸王枪传授给了她。读书吧
在紫青山待了八九年后,便是十九二十的年龄,与唐明,及各路俗家弟子的年龄相当,只比吕方稍年长一些。
因此,便是有了清虚观中,女中豪杰的称谓,也有了十八路弟子的师长之争。
这些年过去了,李飞燕也早已走出了幼年丧母的阴影,在武道一途越走越远,也越是痴迷,但心中仍然是记着他父亲的那句话女大不中留!
所以,无论是遇到什么困难,李飞燕都是没有畏惧与退缩,如同泼出去的水一般,她不思回头、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