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未必,先秦时代,墨、儒、法三家声名齐驱。墨子在世之时,儒墨齐名。而今,法家之思想,入朝廷律法,儒家普世传学,墨家却屈居一隅,何人之错?

    墨学在我看来,并不输儒学,只是世人不识而已。墨先生,今有出世之机,重现墨学辉煌,你却只想偏居一隅。恐怕你先祖知墨学沦落至此,怕会失望。”

    林寒暗暗关注墨齐的反应。

    线索给他,能不能收服,就是他自己的事情。

    有线索不等于收服,主要还是要靠人格魅力和手段。

    墨齐久久不语,思索过后方才问道:“先生来自何方?为何如此笃定,能恢复墨学荣光?”

    “钜子可听过大夏王朝?”

    “大夏?可是灭乌桓建立的大夏?”

    “正是。大夏国主可听过?”林寒笑而再问:“先生觉得其如何?”

    “前些时日,大夏国主领二十万兵马御驾亲征,灭北方四国。大夏国主有大志,智勇双全。”墨齐说着,忽然愣住,惊讶看向林寒:“难道你是大夏派来,请我墨家出山的使者?”

    “是,也不是。我乃大夏国主张城。”林寒淡定笑道:“若先生愿出世,我愿意尊墨家为大夏国学,予大夏之地布道授学之机会。让墨家学说,传遍大夏国土。”

    墨齐神色震撼。

    “不知大夏国主,草民冒昧。”

    “我乃大夏国主,并不是大汉皇帝,先生还不是大夏子民,不必多礼。”

    林寒笑着摆摆手。

    “钜子,墨子仙游之后,墨家三分,散落华夏各地,日渐衰微。先生可借此次机会,号召天下墨家学子,重新归一,传墨家正宗,壮大墨学,有何不可?我大夏工部,已虚位以待。”

    “草民愿意,携墨家入大夏,成大夏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