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怀火德灶格,理论上也是一个活着的神明,还是不要去城隍庙上香好了……免得被发现什么东西。”
而校场之中,县城隍和县令田承弼正在给第第二批选中之人赐授符诏,转化城隍六司行走。
县学教谕,虽在县学祭祀,但毕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修行“浩然正气决”,成为浩然儒生。
资质平庸之人,甚至连秀才功名也无,到老不过是童生。
读书这东西,开窍了就是开窍了,一窍不通就是一窍不通。
因此这批儒生之流,仅仅是识文断字,略通文意,并没有养出文气。
但此在校场之中,却一点“贪生怕死”都没有,反而眼中燃起熊熊烈火。
他们要转化的,正是“查察司”行走。
查察司本主监察之事,能分辨妖魔、也能感受到最直观浅薄的善意与恶意。
其转化查察司行走所需之目,正是牛目一对,可见阴阳,狗目一对,可辨忠奸,羊目一对,能分善恶。
一时间,这些瘦弱儒生,纷纷吞下生的新鲜牛目、羊目、犬目。虽然有被腥味刺激得干呕者,却也是毅然决然往肚子吞。
六只眼球入了肚,便合了激发了他们体内浅薄的文气、道理,同时符诏显化,他们填下名姓,按下手印的地方,闪烁光芒,城隍神力映照其身,将其改造。
这些儒生双目不断流出眼泪来,洗去从前尘往,越发明亮,好似夜中烛盏,过了好片刻,才略微黯淡了下去。
田承弼问道:“可有何本事?”
其中一个乃是县学学生,年纪尚小,他好奇看着周边,回道:“回禀父母官,学生眼前多出许多五颜六色的气,白气、黑气、赤气!
等转过身,看见田承弼,连忙遮盖眼睛:“父母官,你身上就有着朱红气,头上还顶着一方朱红小印,在发着光,好明亮!”
“这也是望气术?”田承弼只听闻风水之术中有此术,又闻精通相术者,能望气而知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