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化小说网>修真小说>重燃2003 > 第二百零九章 一扇传三代、人走它还在
    不过,那是中外合资,而且外资占大头,持股70%,已经不能说是一家国营企业了。

    不等龙兴元说什么,卿云自己接着说着,“是因为,整个岐山没有过硬的产品。”

    他看了龙兴元一眼,说:“龙哥,你别不服气,我拿西蜀的军转民举例。

    锦飞造飞机的,它的军转民,三个产品,冰箱、空调、民航客机零部件,三者都是和原本业务相关。

    前锋热水器厂,原来的电子工业部766厂,以前是生产无线电仪器的,它军转民的电脉冲连续放电点火技术,比当时市面上通用的压电陶瓷点火技术档次更高。

    你可看到,西蜀成功的军转民、老焕新,它们的军品、民品技术路径是相关甚至相同的。”

    “而岐山的不同,比如你们某厂以前是造木质手榴弹的,转型去做电风扇。

    还有一个做锉刀的,转型去做自行车。

    你发现没有,二者技术路径完全没有连贯性,根本不搭边。

    整个岐山始终在模仿,是见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但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一个产品都没做起来。”

    龙兴元听着卿云的分析,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

    “我不知道你做没做过调研,你觉得是因为大锅饭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其实不然。这里面除了产品路线以外,还有多种原因。”

    卿云扳起手指,一一列举:“首先,市场需求适应性。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你们需要研发和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民用产品,这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

    比如自行车,你要转出去的三产厂,以前生产玉兔牌自行车对吧?”

    见龙兴元点头,卿云嘿嘿的笑着,“曾经,这是岐山的军转民的亮点,但是为啥仅仅4年它就从火爆热销到推销至滞销最后停产下马?”

    不待龙兴元回答,他摇了摇手指一脸无语的说着,“这自行车,你说是军用我都相信,一看就是50年代大毛风。

    结实、耐用,但粗大笨重,龙哥,你看看现在街上的自行车,哪里还有这种造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