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切,都是由‘Mp3数码音乐播放器’VS‘CD、磁带、黑胶’所带来的延伸。
那么,为什么是‘Mp3’而不是其他的?
因为在那个时代,它足够的新潮。
足够从来不是MAX的概念,而是‘充足、有余’的概念。
这样的东西,作为礼品,拿得出手,又不落烟酒文化的俗套,还带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当然,最重要的是,与Mp4、数码相机、手机、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相比,它足够的便宜。
这才是它在送礼文化中大行其道的根本。
在大都市里,那个年代的一个高考生,考完试收到四五个Mp3,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甚至,银行也会采购一批,来送给存款超过一定规模的客户。
在经过2001年、2002年两年的导入,Mp3播放器这个市场在2003年确实是彻底被点燃了,获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
卿云敢说,Mp3在今年开学时,必将成为大学城市新生入学标配。
至于农村来的大学生……
这从来都不是有效客户群体,除非是价格降到了白菜价,才会激活这个购买力群体。
但是,眼前,这个市场机会里面,却暗藏着致命的杀机。
这,和豆制品行业一样,是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行业。
当所有人都看见它的机会时,那也就是这个市场被彻底颠覆的时刻。
而且,一场自然灾难加速了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