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夷积电对市场的各方说,你们只管设计,剩下的交给我们。
其他厂家也不傻,后面的环节交给夷积电了,等于是命根子被夷积电捏在手里,自然是不愿意的。
但半导体产业有三个周期嵌套,产品创新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产品创新周期是核心的周期驱动力。
但是,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却主宰着半导体行业的兴衰。
半导体企业能不能在一波又一波的周期里活下去,全看‘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的表现。
很不幸的是,这三个周期并非规律存在的,有的时候是一个接一个,有的时候却是叠加存在的。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段,在强劲的需求拉动下,按理说整个市场应该供不应求的。
但是IDM模式下,市场上所有的企业全部释放产能,反而造成了供过于求。
有相当一部分厂家因为在产品创新周期的技术落后,获得不了订单,直接导致了三个周期罕见的叠加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章忠谋玩了一个狠活。
他开放了夷积电的股权。
摩根大通、花旗、国际发展基金、贝莱德、先锋等国际投资机构的入场,让夷积电从一家夷洲岛上市公司变成了阿美莉卡公司,这解决了某些意识形态的障碍。
而后,夷积电挨家挨户的上门劝说各大厂商,放弃亏钱的IDM模式,接受代工模式,以改善经营效率。
在技术上,夷积电打响了几大战役,挨个进行攻坚,逐项满足各大厂商拉出来的技术标准要求清单。
这个清单,包含7000多项要求。
在章忠谋的带领下,夷积电硬生生的将整个行业的模式进行了切换。
这些都是属于章忠谋和江尚义的峥嵘岁月,他也为此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