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尼古拉耶夫🏢是“乌克栏造船之都”的话,那么,黑海造船厂就是这座都城之中的王者。
黑海造船厂,前苏俄第5大造船厂,尼古拉耶夫市第一大船厂,创建于沙俄时代的1897🄛年,是一个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老厂。
该厂拥有2.5万名员工,占地🅂302公顷包括42公顷的水面面积,舾装码头总长2675米,公路总长29公里,铁路总长49公里💈🏵🞝,厂区俨然就是一座工业小🏙🚜镇,配备了各型起重机总计2100台,是前苏俄唯一能够制造航母的厂。
前苏俄时期,从1960年开始建造第一代“苏式航母”“莫斯科”号🜲🆈🍩起,包括“莫斯科”号、“列宁格勒”号、“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戈尔什科夫”号、“库兹涅佐夫”号、“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在内的所有“重型载机巡洋舰”全部在此建造,全盛时期,该厂平均每3年有1艘航母上船台,每3年有1艘航母下水,在正常情况下,工厂每3年可以交付1艘航母。
这些🙯作品如同勋章一般见证着前苏俄海上力量🃢🙞的壮大与发展,曾经号称“全欧洲最繁👎🇫🛞忙的造船厂”。
但那段辉煌却已经随着前苏俄的分裂🍓🇩🛑而逝去了,前来迎接这一队到访者的厂长尤里·伊凡诺维奇·马卡洛夫尽管只有58岁,却已是满头的霜雪、眼窝深陷,眼神中也不再有众人熟悉的那种意气风发☄,而是透着深深的无奈与疲惫。
“尤里,你看起来不太好📷。”格鲁莫夫握着老厂长的手轻轻摇晃着,心情复杂地说道。
马卡洛夫轻轻叹了口气,沉默☏了🅂片刻之后道:“跟我来吧,我们去看看船。”
他低落的情绪也😭🄣⚽感染了众人,一行人都没了交谈的兴致,沉默地跟着他走上了著名的“🃉🕿🃉🕿马卡洛夫大道”。
显然,“马卡洛夫大道”就是以尤里·伊凡诺维奇·马卡洛夫命名的,这⚮🔳是人们对这位老🚀🐔船长一生功绩的肯定。
尤里·伊凡诺维奇·马卡洛夫,罗刹族,1958年毕业于尼古拉🝧🍦耶夫造船学院,1976年4月初任黑海造船厂总工🜑🁜程师,1979年开始担任黑海造船厂厂长。
作为一位为前苏俄的造船事业奉献了一生的人,他最突出的贡献是把前苏俄航母的建造变成了流水线作业,他曾经说过:“担任闻名于世的黑海造船厂厂长是我一生的幸运。”但其实,这也是黑海造船厂的幸运,因为正是在马卡洛夫担任总工程师,以及其后任厂长期间🌎,黑海造船厂登上了它规模宏大的扩建改造工程顶峰。
因为🙯他发明了后来风🁭🉂🄟靡全球船厂的“巨型总段造船法”,这是世界造船史上最伟大的工艺革新之一。
在这一🝼🐜工艺发明之前,世界普遍流行的是所谓“塔式造船法”,以这种方法施工,需要把把船体分割成很多小块,就像一块块积木,从船底中心开始搭建,逐步向两端、向上扩展,直到最后完成。采用这种方法所需动用的设备和工艺比较简单,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慢。
但“巨型总段造船法”则不然,它是一种典型的模块化造船法,先由分段制造部门建成各个分段,再用大型机械将分段运至外场,然后用龙门吊等工具将🆅🍍各个分段运至船坞或船台进行总组,这种方法能大大提升船舶的建造效率,但缺点就是,需要动用许多大型机械,而且对各分段的建造精度要求非常高。
正是在马卡洛夫的主持下,黑海造船厂对船坞生产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的重点是厂区内面积最大的0号船坞,在改造完成之后,0号船坞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当第一艘航母组装完毕下水后,以天车为核心的起吊设备就能像传送带一样把下一艘航母已装配好的大型组件整体吊装到空出来的位置上,节省大量建造时间🀧,显著提高船坞使用效率,正是因为这套全新建造工艺的推行,黑海造船厂的0号船坞才成为了全苏俄乃至全欧洲最忙碌的造船基地。
以当年建造“里加”号航母为例,该舰总段与总段间的对接缝线长达500多米,但以马卡洛夫为首的“黑海造🍂🅏🅤船厂”的造船巨匠们考虑极为周全,事先用经纬仪测量数据加工过的对接缝净尺寸精确到0.1毫米,以至于把总段依次吊上船坞后,焊工们就能按部就班地将安装对💿接缝逐一衔接起来!